更新时间:2020-03-05
商家微信:
烟草自发源自美洲后被传教士上供到明朝,一时间烟草这种能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新奇物品风靡了起来。
随之吸烟的发展和普及,中国大江南北,多处都有烟草种植。烟草作为一种神奇的野生植物,牵引着人们的精神及灵魂,日渐融入日常。
在中国,香烟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习俗,烟是待客的信使,与酒文化并驾齐驱。
在国外,其实也有许多有趣的吸烟文化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
抛开一切争议与偏见,有时烟于人,总在悄然无声的充当着一个角色,那就是缩短一份距离,接近一份心情。
1.俄罗斯
众所周知,俄罗斯烟民众多,女烟民也很多,走在俄罗斯街头巷尾,您总能看到很多性感迷人的俄罗斯美女在抽烟。据俄媒报道:作为世界第二大卷烟消费市场,烟草消费已经深深融入到这个国家的文化之中。俄罗斯人认为吸烟是一种减压与放松的方式。
01
比如在俄罗斯街头总是有人索要香烟,被索要者一般不会拒绝,皆慷慨奉献,可见俄罗斯马路上的这种“香烟礼仪”早已约定俗成。到俄罗斯人家做客时,吸烟须征得主人的同意,且不能乱扔烟头。递烟时忌递一支,而要递整盒;点烟时不能用一根火柴点好几支烟;吸烟借火时不能用对方已经点燃的烟。在俄罗斯,客人来访,若是吸烟斗,主人要将烟斗装上烟丝后再递给客人。
2.缅甸
缅甸这个国家,吸烟的女人居多,很少看到男士吸烟,因为这里的男人找到了比“香烟”更让人开心的东西——嚼槟榔。然后缅甸钦族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姑娘会用烟卷上的记号来表达心意。缠一圈白线表示男方年纪太小,不适合自己;缠三圈白线表示男方已有爱人,不能再理睬他。另外,用绿线缠绕烟卷表示想和对方亲近,用黄线表示想念,用红线则表示记恨。
另外,来到缅甸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缅甸抽烟的女性非常多,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叼着烟斗或者是手里拿着烟正在抽烟的女人,而抽烟的男性反倒特别的少,甚至走在大街上想要找到一个在抽烟的男性居然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缅甸吸烟的女人
原来啊,缅甸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确实是不怎么喜欢抽烟,但是他们非常喜欢嚼槟榔,所以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看到的一个景象大概就是,男人嘴里嚼着槟榔,女人手里拿着烟。因此熟悉了缅甸人民的这一生活习惯后,相信大家如果去到这里游玩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奇怪了。
3.柬埔寨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以来,各国各民族都有一些传统的婚俗。在柬埔寨,农村的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则在二十左右就要结婚,其婚俗也十分独特——柬埔寨的少女们必须学会吸烟。
据一名导游介绍,在柬埔寨女孩一般都要学抽烟,不会抽烟的姑娘代表不漂亮,嫁不出去。所以少女抽烟,在柬埔寨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柬埔寨姑娘结婚很早,在柬埔寨农村地区,很多女孩十五六岁就结婚了。而柬埔寨的男子,在二十岁左右大部分也结婚了。
柬埔寨女孩在七岁左右的时候,家里人就会给她准备好烟斗,教她们抽烟。在柬埔寨传统观念里,抽烟可以让人懂得生活的酸辣苦甜,也可以让人提神,这样在茫茫的森里不会迷失方向。柬埔寨姑娘如果到了十五六岁还不会抽烟,就会被认为有伤风化,甚至还有可能会嫁不出去。当地的这种习俗也让世界其它地方的人很不理解。
4.法国
根据法国公共卫生局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法国重度烟瘾者(每日吸烟)数量减少了160万,目前占总人口数量的25%。该烟瘾水平与欧洲平均水平相持,但依旧略高于其西北方邻国,例如澳大利亚的吸烟人口比约为14%。
尽管法国吸烟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但法国青少年吸烟占比(25%)依旧在欧洲范围内位列第一,吸烟可以令人更有魅力的想法依旧存在。
为此,法国卫生部长阿涅丝比赞曾提议,禁止电影中出现吸烟镜头,但这一提议引发了争议,被指是政府对艺术自由的扼杀。
一般情况下,在中国,吸烟人群大多数是男性,女性比较少。但到了法国之后,你会发现,居然有80%的法国女性爱抽烟。因此,当你漫步在巴黎街头,抑或是在咖啡馆里,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抽烟女性。热爱自由和自我的法国姑娘,点一只香烟,浑身散发的那一股夹杂尼古拉味道的神秘魅力气息。
5.日韩
在日本想要吸烟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韩国也是如此,晚辈不能当着老人的面吸烟。若老人看见晚辈正在吸烟,会主动回避,免得晚辈尴尬。
据报道,2017年韩国19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22.4%,同比上升0.1%,但与1998年(35.1%)相比有大幅减少。男性吸烟率从1998年的66.3%降至36.7%,减少近半,女性从6.5%升至7.5%,略有增加。
在我国,香烟也成为启迪许多大文豪灵感的物品。
贾平凹曾经在1996年写过一篇散文《吃烟》,他认为,吃烟的人太多了,有必要进行一番劝解。又写到:“我是吃烟的,属相上为龙,云要从龙,才吃烟吞吐烟雾要做云的。”对于他们来说烟可以提神、醒脑、救人于瓶颈之中。自然而然,那些文学大师在文思枯竭时,都会忍不住拿出一支烟。细细品味,吸着吸着灵感涌现。因而也有人这样说过:许多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都是烟味熏出来的。文化不是一定要在烟雾中弥漫,但的确需要一个可以熏陶你的氛围。
作家苏童也曾在一次与大学生们的交流中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搞纯文学是可以赚钱的,他曾靠稿费抽上几十元一盒的好烟,而同时代的路遥则是他们中间比较有钱的,抽着更好的烟,这些曾令当时的贾平凹羡慕不已。
烟雾终将散,文化永流传!